
撒哈绒是一种来自萝藦科常绿小乔木或灌木的牛角瓜(Calotropis spp.)植物纤维。牛角瓜原产非洲和亚洲等干旱、半干旱与盐碱地区。其种毛纤维的分子结构与蚕丝类似,是高品质天然纺织纤维。因该植物具有很强的耐干旱、耐瘠薄特性,也是优良的生态修复乡土树种。同时牛角瓜生物量大,其鲜叶蛋白质和淀粉含量高,是不可多得的植物饲料来源。
牛角瓜主要有分布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普通牛角瓜( Calotropis gigantea)与仅分布在撒哈拉沙漠南部的白花牛角瓜( Calotropis procera)两种。
牛角瓜的五大用途:
饲料:茎叶生物量大,蛋白质含量高,营养全面,脱毒后作为高级饲料
药用:根茎叶果的白色汁液富含多种强心甙化合物,药用功效显著
纺织:纤维具有较高的综纤维素值,是目前发现的最有价值的植物纤维资源之一
能源:含有丰富的烃类液体,所含碳氢比率和原油相近,可用来替代石油
食品:在贝宁等地的非洲国家当地居民把嫩叶捣碎作为奶酪的凝固剂
保暖性
早在 1740s,德国就将此类纤维用作床上用品的填充絮料,其保暖性可与高品质的鹅绒相当。
比重极轻
二战期间,美国规模化种植和获取此类纤维,用于满足战争中救生衣、救生艇对浮力材料的大量需求,还可做轻质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。
抗菌性
纤维抗菌、防蛀、防霉 ,据检测,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率超过 99%,可开发具有抗菌功能的纺织品,例如,抑菌纱布、抑菌卫生巾等。
吸湿性
撒哈绒纤维吸湿性大于棉,适宜制作既吸湿发热又透气保暖的服用织物。
生态环保的新型超轻质的天然植物纤维,其横截面具有与木棉纤维类似的极大的中空度,其纵向较之棉没有天然的卷曲、且质量更轻,表面极其光滑,光泽如蚕丝一般,手感柔软顺滑,所以有“植物蚕丝”和水晶棉之称。
SEM横截面图:牛角瓜纤维 (a) 棉纤维 (b), SEM纵向平面图:牛角瓜纤维(c) 棉纤维 (d)
牛角瓜纤维表面光滑,呈圆柱型,无天然转曲,有80-90%的中空腔而棉纤维具有天然转曲,且表面较为粗糙,质轻且长度短,纤维漂浮、飞散难控制,落花多,易带来成纱混纺比难控制、条干差、强力低、牢度差、浪费大等诸多问题。刚性和脆性较大,表面光滑,纵向平直无卷曲或转曲,易于膨松化,与其它纤维间的正压力作用不明显。纤维间摩擦力和抱合力均小,严重影响可纺性,成网成条很困难。所以牛角瓜纤维的优秀的性能也是它在纺织领域的织造的局限性